主訴
年齡1歲10個月的雌性布偶貓,約1周前開始精神食欲不佳,且有疑似下痢。曾帶到其他動物醫院就診,當時體溫偏高,醫師告知無明顯異常後觀察。
2天前出現嘔吐下痢症狀,幾乎沒有食欲,僅會吃肉泥。
⚠️友善提醒:文中有手術實照,有黑白處理,介意者請緩慢捲動
客觀檢查
體重3.6公斤、體溫38.8度、心跳180下/分鐘、呼吸40次/分鐘,且有中等程度脫水。
肛門會陰周圍有明顯髒汙,且可見腹部膨大。
腹部超音波及X光檢查下可見子宮明顯擴張且充滿液體,並未觀察到腹水。
血液檢查下可見嗜中性球(NEU)輕度上升。
診斷與治療
當日診斷為貓的子宮蓄膿症,起初為開放型,而後轉變為閉鎖型。影像檢查下未發現明顯子宮破裂跡象。
在與飼主詳細詢問後,飼主表示上個月有明顯發情徵兆,上週開始出現症狀時有看到黃色黏液樣物質沾附在肛門會陰周圍,因此覺得有下痢症狀。近2天沒有觀察到黏液。
由於有脫水情形,當日先辦理住院後,以靜脈點滴改善脫水,並同時使用全身廣效性抗生素及消化道機能調整藥後,於隔日進行子宮卵巢摘除手術。
術後精神食慾良好,1日後血液檢查可見嗜中性球NEU上升(推測與手術有關),腎臟相關指數(BUN、CREA)未受影響,因此在住院第四日辦理出院。
考察
子宮蓄膿症的定義是「子宮內膜出現囊胞性增殖且因細菌感染發生炎症反應(子宮內膜炎),因而導致子宮腔內囤積膿樣液體」的疾病。若膿汁藉由外陰部流出則稱為開放性,子宮頸緊縮而沒有排出則被稱為閉鎖性。閉鎖性子宮蓄膿由於無法將囤積的膿汁排出體外,因此破裂而造成敗血症的機率較高。
貓的子宮蓄膿相較於犬隻來的少,主要是因子宮蓄膿的發生與性激素中的黃體素上升,因而導致子宮內膜增生、子宮頸較為開放等有關,而貓本身屬於交配排卵的動物,如果未交配則一般不會進展到黃體期。然而,若是交配後未配上,或是少數因自身體質而自然排卵時便有可能發生。平均的發生年齡在7.6歲,一般而言5歲以上較為常見。
子宮蓄膿一般會以臨床症狀及影像檢查作為診斷依據。確診為子宮蓄膿的貓,有78%在四周內有觀察到發情徵兆。子宮蓄膿時常見的症狀有外陰部排膿(68%)、食慾不振(40%)、腹部膨大(40%)、脫水(33%)等,與犬隻不同的是一般比較少見多渴多尿症狀。如果出現體溫上升、心跳過快、嗜中性球過度增加或減少時,則要考慮敗血症及全身炎症反應症候群(SIRS)的可能性。
腹部X光檢查、超音波檢查下一般可見腫大的子宮,若有子宮破裂或腹腔內細菌感染的情形,則會觀察到腹水殘留。
治療一般會以外科為主,但在術前讓全身狀態穩定非常重要。若有脫水時會先確實進行靜脈點滴,貧血時會依狀況進行輸血,並頻繁使用廣效性抗生素治療。如臨床檢查時發現有全身性感染的跡象時,會需要更加嚴密的監控心臟機能與血壓等。
手術會採用子宮卵巢摘除術。與一般結紮不同,腫大的子宮會有破裂的風險,且周圍血管會明顯充血,因此需要更加細心的處理。若因全身性炎症反應而有凝血功能異常時,另外需要注意是否有異常出血情形。
如果有①重大身體異常而判斷無法手術,或②飼主有強烈原因不希望手術的因素時,會考慮以內科方式進行治療。與犬隻不同,貓在內科治療後復發率低,因此內科治療的效益會比犬隻高,但條件是必須為開放式,且有治療期間長、未來可能無法繁殖的但書。內科治療時一般會使用黃體素受體拮抗劑(AlizineⓇ)來逆轉黃體素的效果,一般會在第1、2、7、14日時進行注射,並合併廣效抗生素及其他對症治療使用。
※上圖為手術切除之子宮,內部已充滿膿液。
預後
子宮蓄膿症經過外科治療一般都能良好恢復,有報告顯示貓的整體死亡率約在8%左右。然而,若診斷時便已出現全身性炎症反應或子宮破裂時,死亡率會大幅上升。術前與術後則容易併發異常出血、細菌內毒素性腎損傷、敗血症休克、子宮斷端肉芽腫等問題,因此術後檢查追蹤也很重要。
獸醫師 梁紘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