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 1

奶貓幼貓照顧及幼貓的健康管理

如果有一天突然撿到、又或者從寵物店迎接小幼貓回家時,新手飼主在照顧上勢必會有很多不安吧?

從餵奶到離乳食等餵食上的問題;到生活上基本的照顧,如體溫維持、環境管理、廁所訓練等;一路到預防接種、結紮等醫療相關的流程,各方面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。

本篇即是針對幼貓的健康管理進行仔細解說。

如果要飼養乳幼貓的話…?

剛出生的幼貓無法自己調節體溫,在寒冷的環境下身體狀況會快速惡化,特別是在戶外的幼貓,發現的時候多半已經處在低體溫狀態。幼貓一般體溫會高於人類,如果摸起來不是溫暖的,就需要立刻進行保暖

首先要讓幼貓身體保持乾燥,將暖暖包隔著毛巾進行保暖(暖暖包直接接觸、或吹風機直接對吹有可能造成燒傷,需特別注意)。房間內的溫度則應保持在25~30度。

此外,決定飼養乳幼貓時,如果家中已經有其他貓咪的話,建議先進行隔離,不要讓貓咪們互相接觸。主要是因為剛帶回家的乳幼貓身體狀況不一定穩定,也可能有帶原疾病,且突然接觸也可能對原本家中的貓咪造成緊迫。

如果貓咪們出現疑似傳染病的徵兆(打噴嚏、眼睛張不開、嘔吐、拉肚子、精神食慾不好等)時,建議盡快帶到醫院進行檢查。

大概是出生後多久?

要飼養乳幼貓時,最先需要知道的是年齡(出生日齡)。

剛出生的乳幼貓體重大約會在80-120公克,之後大約每周成長100公克左右。生後1個月的平均體重約會在400-500公克,生後2個月約在1公斤左右,生後3個月則大概會是在1.5公斤上下。

此外,幼貓的發育期主要分為[哺乳期]、[離乳期]、[發育期]三個階段,也可以依照身體發育來推測年齡。

[哺乳期]

剛出生數天:殘餘的臍帶還相連,眼睛還沒睜開。

生後1周:勉強可以用手支撐上半身的程度,眼睛逐漸張開,臍帶脫落。

生後2周:生後2周左右開始可以搖搖晃晃行走,乳牙開始長出來。

生後3-4周:乳牙完全長齊,能正常行走。活動力變強,變得活潑。開始對奶以外的食物感興趣。

[離乳期]

生後1-2個月:食物從奶轉變為離乳食。活動力強,會積極地探索環境,學習其他貓咪的動作。

[發育期]

生後2-5個月:體重快速增加,身體變得結實。能以乾飼料為主食,食欲旺盛但胃容量還不大,建議一天分3-4餐餵食。應帶到動物醫院進行疫苗接種。

生後5-8個月:乳牙脫落,轉變為永久齒。開始出現發情徵兆。

幼貓的睡眠

成年的貓一天大約會睡15-16小時,幼貓則會更長,一天大約會睡20個小時左右,幾乎大多數時間都在睡眠中渡過。

可以用紙箱和毛巾做一個狹窄的空間,方便睡眠時的保暖,也可以讓幼貓感到安心。

幼貓的排泄輔助

幼貓在出生後3週為止都還無法完全靠自己排泄,因此需要人工輔助

將乾淨的紗布或衛生紙用溫水沾濕後,輕碰陰部與肛門周圍給予刺激便會自己排泄。注意幼貓的皮膚非常脆弱,不能用力摩擦。

一般而言,餵奶後會比較容易排泄,但有時過久沒有排泄會造成食慾下降,因此每次餵奶前、後都務必嘗試輔助幼貓排泄。

幼貓的尿一般會呈現淡黃色,如果是很濃的黃色則有脫水的可能。而糞便在起初只喝奶的時候多半會是偏黃色的軟便,完全的固體糞便較少見。

幼貓非常容易下痢,惡化的話會造成脫水與低血糖等問題。如果觀察到水便或下痢的話要儘早帶到醫院。

餵奶的方式

到出生後1個多月都需要餵奶。由於市售的牛奶是造成幼貓下痢的原因之一,因此務必要餵食貓咪專用奶。另外,貓用的奶有分成幼貓主食用與成貓零食用,購買前記得先確定包裝。

餵奶時應使用哺乳瓶或針筒。針筒使用後可以直接丟棄,相對較衛生,但也比較容易嗆到,使用時要多留意;哺乳瓶在使用之前則應進行煮沸消毒。貓用奶須按產品介紹泡開,如果有沒餵完的部分則應全部丟棄,不能事先泡好放著。放冷的奶也是造成下痢的原因之一。

餵奶時,奶的溫度要維持在比人的體溫稍高(36~38)。為了避免途中冷掉,可以用較大的馬克杯裝熱水,途中隔水進行保溫。餵的時候應讓幼貓呈現趴臥,緩慢餵食。如果有奶從鼻子跑出來、嘔吐、咳嗽的狀況,有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,此時應暫時停止餵食。

[餵奶量]

.剛出生-生後1週

一次約4-8cc,2-3小時一次

.生後1-2週

一次10cc,4小時一次

.生後3週-1個月

一次10-20cc,6小時一次

出生後1個月左右可以逐步轉換為離乳食,生後2個月再逐步轉換為乾飼料

結尾

整體而言幼貓免疫力相對較低,飼養時也有許多要注意的地方,飼主們在照顧時還需多加留意。

關於飼養、健康方面如果有任何問題,歡迎直接與本院的獸醫師討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