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犬貓糖尿病症狀與飲食控制|如何幫毛孩有效管理血糖?
當心毛孩三高危機!犬貓糖尿病你了解多少?
糖尿病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類慢性病之一,但您知道嗎?狗狗與貓咪同樣可能罹患這種代謝性疾病。
近年來,犬貓糖尿病成為常見且逐年增加的內分泌疾病。
而且一旦發病,便需要終生治療與管理,是相當需要重視的健康議題。
病程複雜但可透過飲食調整與藥物治療控制。若發現毛孩口渴頻繁、體重下降、食慾異常等症狀,應及早就醫。
作為動物醫療團隊,希望透過這篇文章,讓飼主們正確認識犬貓糖尿病的成因、症狀與與日常血糖管理技巧,
陪伴毛孩走過糖尿病的挑戰。

1. 糖尿病是什麼?
在正常情況下,毛孩在進食後,食物中的糖類經消化轉化為葡萄糖,進入血液成為身體重要的能量來源。
而胰島素則是體內唯一負責降低血糖值的荷爾蒙,協助葡萄糖順利進入細胞內被利用當胰島素分泌不足,
或是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性時,葡萄糖無法有效進入細胞,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異常升高,這就是糖尿病的形成機制。
2. 糖尿病的症狀
- 早期或輕度:
- 多飲多尿
- 食慾正常甚至增加,但體重逐漸下降
- 活力減退
(若能及早發現,部分輕度糖尿病的貓咪可透過飲食療法獲得良好控制。)
- 中重度:
- 需要每日1-2次胰島素注射控制血糖
- 若治療中斷或控制不當,易發生糖尿病性酮酸中毒,可能危及生命
嚴重時可能出現:
食慾不振、精神沈鬱、嘔吐腹瀉、衰弱甚至昏迷
常見併發症包括:
胰臟炎、肝腎功能障礙、白內障、各類感染症
3. 糖尿病的成因
糖尿病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:
- 胰島素缺乏型:
由於胰臟胰島素分泌不足所致,常見於中高齡犬貓。可能與遺傳、慢性胰臟炎或免疫異常有關。 - 胰島素抗性型(多與內分泌異常有關)
例如:- 發情後、懷孕期間
- 庫欣氏症
- 長期使用類固醇或賀爾蒙製劑
此外,不良的生活型態,如肥胖、缺乏運動、飲食失衡等,也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。
若不打算讓毛孩生育,及早進行絕育手術有助預防某些荷爾蒙型糖尿病的發生。
4. 預防與早期發現是關鍵
請飼主特別留意:
- 水的攝取量是否增加
- 尿量是否明顯增加
- 體重是否無明顯原因而下降
建議養成以下健康習慣:
- 定期健康檢查(血液與尿液)
- 均衡飲食,避免偏食
- 足量運動
- 控制體重
- 考慮進行絕育手術
在貓咪的輕度糖尿病情況下,僅透過飲食療法就能達到控制的可能性相當高。
不過,若貓咪有只吃特定飼料、或不添加配料就不肯進食等挑食習慣時,往往會使飲食療法變得困難。
因此,建議飼主從貓咪幼年時期開始,就培養牠們食用多種均衡配方飼料的習慣,
嘗試進行適度的輪換,避免過度偏食,為日後的健康管理打好基礎。
4. 總結
糖尿病常在飼主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進行。因此,除了日常生活管理外,建議定期進行血液檢查,有助於及早發現問題。
糖尿病的早期徵兆有時也能從尿液檢查中察覺,因此也建議家長們可以定期安排相關檢查。
與過去相比,現今的預防醫學與飼料品質已大幅提升,使毛孩的壽命普遍延長。
同時,獸醫療技術日新月異,許多疾病已能有效治療。
然而,在飼養環境改善的同時,因為生活富裕與運動不足,某些疾病的發生率也隨之提高。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。
希望飼主與毛孩能一同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,讓您的寶貝陪伴您更長久並且擁有更優良的生活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