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犬胰臟炎 – 成因、診斷及治療方法
「犬胰臟炎」可能造成頻繁嘔吐及嚴重疼痛。
多數情況下,寵物不會輕易表現出自己的弱點,因此像是腹痛等疼痛通常不會明顯展現出來。
因此,如果牠明顯地表現出腹痛,表示情況已經相當嚴重了。
犬隻突然出現劇烈腹痛的原因之一,是一種名為「急性胰臟炎」的疾病。
犬胰臟炎有時甚至會危及生命,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。

1. 胰臟的位置與功能
胰臟是位於胃的後方,略呈細長且扁平的器官。它有兩個主要功能:
- 分泌名為「胰液」的消化液到十二指腸;
- 分泌調節血糖的荷爾蒙——胰島素進入血液中。
胰液中含有一種名為「胰蛋白酶原( Trypsinogen )」的物質,當它在腸道內與腸液反應後,
會轉變為能分解蛋白質的酶「胰蛋白酶( Trypsin )」。
2. 發病原因
胰臟炎的具體成因尚未完全明朗,但目前推測是原本應該在腸道內被活化的胰液,
在胰臟內就提前被活化,進而消化自身蛋白質造成發炎。
常見的誘發因子包括:
- 長期高脂飲食
- 吃過多肉乾導致肥胖
- 飲食習慣急遽改變
- 高血脂症
- 某些藥物(如類固醇、利尿劑、潰瘍治療藥)
- 毒物(如殺蟲劑)攝取
- 外傷或手術導致胰臟損傷
- 高血鈣症
- 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症
- 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
- 感染(病毒、寄生蟲)
3. 症狀
胰臟炎分為「急性」與「慢性」兩種。
慢性胰臟炎:症狀與其他消化疾病難以區分,會有長期性的嘔吐、腹瀉、食慾不振等問題,並伴隨脫水與體重減輕。
若病程拖太久,胰臟逐漸受損,可能會導致胰島素無法分泌,進而演變為糖尿病。
急性胰臟炎:症狀來得突然且強烈,主要表現為:嘔吐、腹瀉、劇烈腹痛、發燒,以及完全不進食。
腹瀉初期可能是黃色水狀便,之後變成惡臭的灰白色糞便,嚴重時甚至會帶血。
因劇烈腹痛,狗狗會彎起身體、不斷舔或咬肚子,或是趴在冰冷地面上想緩解疼痛,當人試圖觸碰時牠會表現出抗拒。
若病情進一步惡化,會出現休克、低血壓、體溫下降、脫水、虛脫、黃疸等現象。最嚴重的情況是胰臟壞死導致死亡。
3. 診斷方法
胰臟炎在早期不易與其他腸胃疾病區分,診斷困難。透過X光或超音波可初步推測胰臟周圍的狀況,
但要確定是否發炎,還需要檢查血液中的發炎細胞數量及胰臟酵素的濃度。
4. 治療方式
遺憾的是,已經自我消化的胰臟無法回復原狀。因此,及早發現、減輕炎症並防止惡化是治療重點。
具體治療方式如下:
- 使用鎮痛與抗發炎藥,並讓狗狗低脂飲食控制數日,讓胰臟休息,避免分泌消化酵素;
- 透過點滴補充水分與營養,若不夠,可能需從腹部插管直送營養至腸道;
- 待炎症緩解後,再逐步開始進食,但需從易消化的流質食物開始;
- 之後再慢慢加入低脂高蛋白食物,如水煮雞胸肉等。
5. 飲食管理作為預防
因為高脂飲食與肥胖會引發胰臟炎,因此日常的飲食管理極為重要。
請注意以下幾點:
- 不要給予人類食物
- 避免高脂肪或難消化的零食
- 絕不讓狗狗撿食或翻垃圾
- 飲食變化應循序漸進
- 定期測量體重,預防肥胖
總結
胰臟炎雖不算是非常常見的疾病,但一旦發病,不僅症狀嚴重且難以治癒,對飼主來說也是一種心理上的煎熬。
正因為愛他們,請不要因為狗狗討食就輕易妥協,節制他們的飲食,是飼主對寵物最重要的責任。